您好,欢迎来到云南省沪滇合作促进会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0871-68351319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建言献策

会员活动心得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 26个重点县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咨询报告

来源:云南省沪滇合作促进会     时间:2017-04-03     浏览:1083

 

关于加快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

26个重点县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咨询报告

多年来,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26个结对重点县(市),按照省、州市党委和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部署,在上海市的助力下,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各地农村特色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但从近年发展实践来看,26个结对重点县(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阻碍了这些地区产业扶贫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课题组深入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26个结对重点县(市),对其部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态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和措施,供沪滇两省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的构成情况

(一)农村特色产业概念的释义

所谓农村特色产业,是指一个县或更大的范围内,以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农副产品为主攻、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而形成的生产经营群体,并能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产业。这一产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具有较强的特色、较长的产业链、较高的品牌度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

农村特色产业既包括部分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主导产业,也包括新兴成长产业、后续经济支柱和特色产业等,但都是山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山区广大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产业和希望产业。

(二)沪滇“4+2”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部分农村特色产业的构成

目前,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26个结对重点县(市)部分农村特色产业的构成(见下表),基本彰显了云南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特色优势,体现了发展现状,与这一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基本相匹配。

州市

县(市)

部分农村特色产业构成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数量(户)

 

 

屏边县

水果、茶叶、草果

1

金平县

油茶、甘蔗、砂仁

--

泸西县

高原梨、万寿菊、蔬菜

17

元阳县

香蕉、板蓝根、草果

--

红河县

棕榈、中药材、芒果

4

绿春县

橡胶、茶叶、胡椒

2

石屏县

杨梅、蔬菜、甘蔗

5

 

 

广南县

木本油料、八宝米、茶叶

5

马关县

草果、肉牛、甘蔗

--

砚山县

辣椒、蔬菜、中药材

14

丘北县

辣椒、莲藕、葡萄

10

文山市

三七、银杏、万寿菊

11

富宁县

油茶、渔业、八角

4

西畴县

甘蔗、肉牛、土著鱼

1

麻栗坡县

香蕉、中药材、咖啡

1

 

 

 

镇沅县

核桃、蔬菜、茶叶

1

江城县

沃柑、茶叶、澳洲坚果

6

墨江县

生猪养殖、紫米、渔业

2

孟连县

甘蔗、蔬菜、茶叶

2

景东县

蔬菜、茶叶、核桃

--

西盟县

米荞、茶叶、冬瓜猪

2

澜沧县

茶叶、甘蔗、柠檬

2

宁洱县

蔬菜、核桃、茶叶

6

维西县

中药材、核桃、蜂蜜

3

德钦县

葡萄、核桃、中药材

1

香格里拉市

玛咖、中药材、蚕桑

9

二、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产业构成不断增多

从目前看,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的部分农村特色产业,既有茶叶、中药材、水果、畜牧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也有蔬菜、核桃、油茶、渔业、甘蔗、草果、八角、香蕉、胡椒、大米、蚕桑、蜜蜂、万寿菊、咖啡等10多个后续产业,已初步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为主导,新兴成长特色产业逐步兴起,后续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特别是红河、普洱、文山3州市的相关县市,普遍选择把茶叶、蔬菜产业作为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的主攻产业来打造,产业建设成效十分明显。

(二)产业扶持不断加大

为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立足本地资源、气候等优势,从完善产业政策入手,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从扶持来看,有的县(市)出台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实施意见,有的制定出台种植发展扶持办法、培植补助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都对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大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不少县(市)还每年从政府财政中,安排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给予产业发展扶持。

 (三)贡献份额不断增加

近年来,在省、州市和各县(市)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部分产业总体经营状况向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农民脱贫致富、地方税收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度不断增大。特别是部分产业,如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等,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带动面广、受益农户多、增收贡献大,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多年来,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更加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发展路径,部分农村特色产业产业化实力不断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蔬菜产业和茶产业,初步实现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全省蔬菜、茶叶产业的做大做强。在红河、普洱两州市,蔬菜、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领军产业。

(五)品牌打造不断升级

近年来,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着力打造农村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提升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了一大批特色优势品牌,已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各地农业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日益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区域品牌,如文山州的“丘北辣椒”“文山三七”“八宝贡米”“马关草果”“富宁八角”等知名品牌产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六)地域特色不断彰显

选择好、发展好农业特色产业,关键在“特”、希望在“特”。多年来,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地区26个结对重点县(市),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在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自然气候独特等方面的各自优势,积极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既发挥了独特优势,又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维西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品种繁多的以杜鹃花为主的野生花卉,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蜜蜂养殖产业;如墨江县,充分利用本地水电站开发形成水域资源,把渔产业作为了全县重点后续发展产业之一来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规模普遍偏小

目前,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的部分农村特色增收产业,普遍具有后发优势,上升势头良好,产业化发展已初具雏形。但从发展紧密型的规模产业角度来看,其整体规模偏小、分布散,产业链发育还不健全,产业综合产值和效益不高,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更大的短板是,绝大多数参与农村特色产业的企业属中小微企业,尚未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困难重重,对经济带动能力十分有限。

(二)龙头企业竞争力较弱

考量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规模较大的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见上表),仅有109户,占沪滇“4+2”对口帮扶合作地区(248户)的44%、占全省(697户)的15.6%。其中,仅有2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洱市1户、文山州1户,占全省26户的7.7%)。由于缺乏规模企业群,龙头企业的带动面还不广,还基本处于“小散低弱”状态阶段和“小马拉大车”境地,直接影响了农村特色产业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品牌效应尚未真正形成。

(三)发展规划引领不够

目前,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超过一半的地区没有制定相关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由于没有规划引领,各地对自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认识高低不一、重视程度不一,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状态。从部分农村特色产业开发的情况看,尽管在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组织发动和宣传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个产业开发的宏观来看,没有出台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等,缺乏整体开发的战略眼光,短期利益行为比较突出,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此外,部分产业在规划上存在失误。

(四)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一些地区的农村特色产业参与企业,大多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意识,普遍存在创新视野不宽、创新意愿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加之农村特色产业投资风险大、回收期长,以及金融信贷紧缩等原因,部分企业包括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愿意冒风险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又直接导致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集聚效应有限,产业层次较低。

(五)扶持措施有待完善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措施,是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关键。特别是在资金扶持措施上,沪滇对口帮扶部分重点县,尚未设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蔬菜、畜牧、柑橘、渔业、林果、中药材、茶叶等重点效益产业,对从事农村特色产业的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休闲农业示范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和其他重点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通过贴息、补助等形式优先进行财政扶持,从而难以引领支撑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六)产加销综合发展不平衡

沪滇对口帮扶26个重点县的农村特色产业,普遍呈现出种植和养殖环节规模大、产出多,而加工生产尤其是深加工环节规模小、产品少,销售环节规模小、竞争力低的状态,农、林、牧等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形式销售,既缺乏市场又无竞争力。由于价格低廉,利润较低,影响了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如何突破滞销的瓶颈,实现产加销平衡,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

部分县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还不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刚起步,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企业和农户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盲目追求产量和数量,长期不合理的使用超标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导致蔬菜、水果等少数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同时,也导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八)农业专业化组织程度较低

以蔬菜产业为例。由于农业专业化组织程度较低,红河、普洱两州市蔬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尚不到30%,大部分菜农的生产模式仍然是传统小农式生产,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营销方面运用还不够广泛,而且缺乏现代化的生产组织营销体系。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带来了产销脱节、抵御风险能力弱、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和综合效益低等不良问题。

四、相关对策建议和措施

(一)创新产业发展理念

一是进一步强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认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创新,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二是坚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突破求变,拓宽特色产业发展空间。由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转变,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由低产低效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大基地、大产业转变,主打特色牌和生态牌。

(二)建立完善产业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制定本地产业发展规划。部分尚未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州市及县市,要立足现有基础、资源优势和区域条件,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相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本地农村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实施计划等。二是鼓励共同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结合产业配套和经济流向,县与县、市(州)与市(州)之间联合编制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共同做大农村产业。三是结合推进精准扶贫、推动精准脱贫,重点突出产业扶贫规划。产业选择要体现地方特色、注重主次,体现“少而精”;产业布局要突出重点,覆盖所有扶贫对象;建设内容要突出特色产业链条的链接,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

(三)推动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一是招商引进一批特色产业龙头。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及特色项目,努力打造支撑未来农业发展的后续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坚持以项目支撑产业、以投入壮大实力,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本地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从资金、政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进一步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向高端农业方向深入发展。对参与产业扶贫的农业龙头,要在引导资金、项目规划、土地流转、基地建设、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实质性奖励和扶持。

(四)加大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相关县(市)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跟踪落实、督查督导工作。二是加强政策扶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特色产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财税、土地、信贷融资、招商引资、激励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整合农业发展方面的各类扶持资金,探索设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有影响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项目资金重点向特色优势产业倾斜扶持。三是加强市场推广。以“走出去”形式广泛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定期组织召开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布推介会,大力宣传新产品,打通销售渠道,为农村特色产业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四是完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激发农技人才的内在动力,加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实效。

(五)加大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完善特色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特色产业人才政策,从培养、引进、使用、奖励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特色产业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人才激励的良好机制。二是注重产业人才培养。围绕本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借助上海市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选派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为主,积极开展科技人才对口培养。特别要大力创新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真正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技能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依靠人才队伍服务并带动本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六)进一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进一步鼓励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数量和质量的新提高,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狠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规范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稳步增长机制,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规范地转出土地,向农村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向能人集中,向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集中。